龙虾种苗精养殖技术
一、龙虾苗或种虾密度要小
龙虾苗放养的密度太多,会降低龙虾苗下水以后的成活率,其次饲料的投入的量就会大,继而增加了成本,养出来的成品也可能会变小,因为龙虾苗太多就会出现抢食和活动空间变小问题,龙虾苗退壳期间也容易被别的虾吃掉。增加了养殖风险,因此对于刚养殖的人来说,,需要看自己的养殖环境,水源,成品销售龙虾价格等综合情况合理的决定龙虾苗的密度。一般情况下小龙虾精养殖塘口每亩放养80-100斤左右就可以。\
二、水草种重要性
水草种的多与少对小龙虾苗或种虾成活率及后期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水草,**,是小龙虾苗的重要的**性饲料,*二,为小龙虾苗在退壳的时候营适安全的躲避地方;*三,在678月份天气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可以起到遮荫降温的用途;*四,水草可以吸池塘里有害成份,净化水质。所以养殖前期水种植多与少,直接决定小龙虾苗养殖成与否的关键因素。小龙虾精养塘一般种植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伊乐藻特点,耐低温不耐高温,所以从5月份以后当水草长出水面就必须得割头,不要让草头长出水面,不然会烂根。管理的好精养殖塘种这一种草就可以了,轮叶黑藻特点,耐高温不耐低温2-3月份种植芽孢,待长出一点慢慢加水,初期天气温度低,所以不可加水太深,苦草和前两者配合种植《提示:伊乐藻是无性繁殖是没有种子的,苦草有种子,轮叶黑藻是芽孢》\
三、注意及时换水
这点比较重要,在好多刚刚搞养殖的人的印象里大家都觉得**小龙虾能在下水道,臭水沟,田间地头小塘等环境恶劣的水域中生存繁殖,肯定对水质是没有要求的,事实上,在人工池塘精养殖的环境下,水源不好或水质不行是造成小龙虾苗或种虾大批死亡或养殖失败或产量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定期定量的换水肥水是很重要的,可以让水体环境里微生物丰富为小龙虾提供**的食物来源,减少人工饲料的投喂。而且还可以刺激小龙虾苗脱壳,小龙虾苗3-5天退壳一次,水体中钾磷钙等微量元素充足,可使龙虾苗退壳速度,退后壳硬化速度加快和小龙虾成品产量的提高,但是过多的频繁的换水也不行,因为涉及换水就谈到细菌问题,精养殖小龙虾苗的塘,消毒。肥水。补充微量元素是一个程序下来的,每次换水之后就必须重新在来。所以高温季节每个月换水1-2次 ,每次换水1/4 左右就可以了。\
四、池塘不能太浅
精养殖池塘在建造时应该是田字型较好,四周挖沟,中间是浅滩,分深水区和浅水区,一般沟在70-90CM深,宽200CM左右就差不多了,挖沟的土做埂,埂高较少80CM,总体水位相当于150CM了。当然了如果是老塘改造就要考虑依势而建,因为要考虑成本问题。水位深浅要根据天气温度调节,高温时水太浅易造成水质突然变化和水温增高,夏季水温增高容易使小龙虾苗行动无力,无食欲,小龙虾就会呆在洞穴里。一般在高温季节池塘的浅水区保持在80cm左右,深水区150CM较为适宜。\
五、防止小龙虾自相残杀
打架是小龙虾的天性,饲料来源不足或小龙虾苗密度过大时,小龙虾之间会互相残杀,水草太少龙虾苗退壳期没有地方躲避时软壳虾也会被其它虾捕食,所以自相残食已经是阻碍产量提高龙虾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要根据小龙虾的不同发育阶段投喂不同的饲料,二是饲料投喂量一定要足,三是要加强水草栽种及其他人工隐蔽物的设置,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小龙虾自相残杀。
四川小龙虾苗/小龙虾苗批发/小龙虾苗养殖/安岳县绿之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大多数人认为,小龙虾适应性强,在污水沟也能生存,什么地方均可进行龙虾养殖。其实不是这样,淡水小龙虾在恶劣的环境中虽然能够得以生存,但基本不会蜕壳生长,或者生长较为缓慢,且存活的时间也不会太长,成活率较低,甚至不会或很少交配繁殖。因此,选择一个良好的地方建造养殖场对小龙虾养殖是否成功、是否可以产生效益、产生多大的效益具有较大的影响。
小龙虾养殖场选址时,应根据其生物学特性来科学的选择。养殖池塘应该在水源充足、引水方便、水质优良、土壤为黏土、交通便利、电力有**的地方建造。千万不可在沙土质或土质松软的地方建造养殖场养殖小龙虾。
众所周知,小龙虾有掘穴穴居的习性,每年都有两次穴居,在沙土质或土质松软的地方洞穴较易坍塌,一旦洞穴坍塌,它们会及时进行修补,反复坍塌反复修补,个体消耗过大,较大地影响生长、交配、产卵、龙虾种苗孵化和繁殖,也直接影响到越冬成活,因此,在选址时一定要对土质进行必要的测试。
虾池的大小、形状没有严格的要求,可因地制宜,但就养殖效果而言,以面积相对较大者为好。要保证池塘不渗漏水,池埂宽度在1.5米以上,进排水系统完善,池底淤泥不易过深,否则养成的商品龙虾腹部底板会发黑,影响销售及经济效益。
虾池的内部结构要求相对较为严格,根据小龙虾营底栖生活的习性、避暑和越冬的要求、地盘性强的特点,要求池中水底的平面面积相对较大。首先,池埂要有一定的坡度,要求坡比相对大些;其次,要有浅水区、深水区,深水的水位可在1.5米以上,浅水区面积要占到池塘的三分之二左右,较好有一定数量的土堆,以利于增加水底平面的面积,也可为小龙虾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掘穴的地盘,也可搭建栖息平台、开挖沟渠。淡水小龙虾为底栖爬行动物,营底栖生活,且地盘性很强,决定其产量的不是池塘水体的容积,而是池塘的水平面积和池底面曲折率,对相同面积的池塘而言,水底曲折率越大,水平面积会越大,产量也会相对提高,因此有必要搭建一定面积的平台。平台可有1-2层,这样就增加了池底的水平面积。为了能顺利进行捕捞以及满足小龙虾避暑的需要,必须开挖一定的沟渠,开沟渠所取之土正好就地人工堆成土堆,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及成本投入,又可为小龙虾提供更多的穴居地盘;*三,为了保证小龙虾的品质和提高其商品价值,底泥不应过深,特别是养鱼池改造的虾池,淤泥控制在10厘米以内,必须清除多余的淤泥,池内较好有自然生长植物,如芦苇、菖蒲、野慈姑、野茭白等。
龙虾苗养殖怎样养殖龙虾
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大洋洲,是近几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一种大型淡水虾,包括红螯螯虾和牙别螯虾两个品种。该虾终生生活在淡水中,杂食性,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能在淡水中自然繁殖孵化,有较高的成活率和较强的抗病能力,攻击性弱,耐低氧,耐污,适应性强并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食比率高(腹部占总体重的42%~47%),并具有耐长途运输、可鲜活上市、人工繁殖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根据水产研究所对引进两种澳洲淡水龙虾试养研究,红螯螯虾生长速度比牙别螯虾快,牙别螯虾耐低温能力比红螯螯虾强。本章重点介绍有关红螯螯虾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方法。大部分摄食在黄昏和夜间进行,晚上的投饲量要占全天70%~80%以上,饲料应沿四边投在池塘浅水处,投喂均匀,防止争食,残饵应及时清除,避免败坏水质,诱发虾病。